全球头条:“十五分钟生活圈”怎么建?请您提建议
时间 : 2023-04-04 08:37:41   来源 : 合肥在线-合肥晚报

3月31日,安徽省地方标准《城市“15分钟生活圈”建设技术指南》形成征求意见稿,开始公开征求意见,有望破解全省居住社区建设管理难题,优化市民社区生活服务品质。


【资料图】

街区:

通过“围墙透绿”等方式

增加开放界面

在街区建设方面,本次征求意见稿提出社区生活圈内应形成“小街区、密路网”结构。其中,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,“15分钟生活圈”内新建街区面积不宜超过4公顷、街区长度不宜超过250米,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“15分钟生活圈”内新建街区面积不宜超过3公顷、街区长度不宜超过200米。

同时,应积极推广街区制,鼓励开放式街区的建设。道路间距超过200米的商业商办或公共设施街坊,建议因地制宜增加公共通道或开放已有公共通道,避免街坊过大,影响路网通达性。老城区打通道路系统微循环,以网格化、小尺度的道路划分城市空间,丰富城市微路。控制封闭大院或门禁小区的规模,通过“围墙透绿”等方式增加住区开放界面。

出行:

鼓励设慢行道

通往有趣公共景观节点

征求意见稿提出,依托“15分钟生活圈”,构建由城市道路、绿道、街巷、公共通道等组成的高密度慢行网络,实现通畅顺达、尺度宜人。居住社区的步行通道间距宜为100-180米,公共活动中心区与交通枢纽地区,步行通道间距宜为80-120米。鼓励设置通往或朝向有趣公共景观节点的慢行道。

生活圈内优先保障步行空间,除不设辅路的快速路外,应设置具有一定宽度且连续不中断的步行道,以保障行人路权及安全。在老城街道改造时,步行/骑行空间不足的路段鼓励通过削减机动车停车位、减小交叉口路缘石转弯半径等方式保障空间。城市更新地区可通过开放内部或增加街巷、设置空中连廊和地下通道等方式织密慢行网络。

空间:

社区场地实现全龄友好建设

征求意见稿提出,社区内场地实现全龄友好建设,营造舒适优质公共配套空间。

重点关注老人、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近距离步行要求,在5分钟圈层上尽量布局幼儿园、公园、养老设施以及菜场等老人儿童使用度较高的设施。

基于日常活动特征,将高关联度的设施以步行尺度邻近布局,分别形成以儿童、老人以及上班族为核心使用人群的设施圈。如60-69岁老人日常设施圈以菜场为核心展开,同绿地、小型商业、学校及培训机构等邻近布局。

合肥通客户端-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

行业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