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6月27日,考生在山东烟台一场高考招生咨询会上阅读高考志愿填报指南。(视觉中国/图)
(资料图片)
2023年1月16日,教育部发布《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(下称“通知”),特别提及“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”。
通知要求,原则上,高校按专业开展招生,“少数探索大类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”,并“确保科学规范、公平公正”。而在2022年,高招规定则明确培养方案不合理、不到位或招生和培养方案不一致的,不得开展大类招生。这意味着,与2022年相比,大类招生变成只有在“少数高校”才能实行的招生模式。
大类招生是在大学本科招生时,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。学生入校后,统一学习基础课,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成绩和兴趣,分流到各个专业。其初衷是拓宽人才培养口径,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专业选择空间。随着新高考在各省逐步落地,大类招生成为众多学校的招生选择,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教学工作部童玲欣等人的统计,截至2021年,首轮137所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中,已有117所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,占比达到85.4%。
然而,近年来大类招生的乱象不断。部分高校将冷、热门专业捆绑到同一类别,引发争议不少。某些高校将培养目标、方式不尽相同的冷热门专业打包招生、课程设计、绩点角逐等诸多问题被人诟病。(详见报道:《进退大类招生,忐忑专业分流》)
“就近两年和大类招生有关的表述,原则上是没有差别的。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,冷热门专业之间招生、分流的规则要如何制定,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,但允许少数高校继续探索,“实际上是保留了一部分学校招生的自主权,教育部这两年也在强调,大类招生的相关方案需不断完善”。
政策落地走形,冷热门专业捆绑
对大类招生不合理现状的批评一直存在。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、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曾指出,部分高校实行大类招生,仅仅是把大类招生简单作为应对新高考的举措,“没有大类培养之实”。
其背后原因是,分数线和生源质量,往往是高校在招生角逐战中,最为看重的两个利益因素。
如何招收分数高的考生报考某个专业?过去几年里,为了降低冷门专业无人问津、高校录取分数线“滑铁卢”的风险,以“大类”的名义采取“捆绑式招生”成了部分高校提高报考分数线的办法。
一些高校在打破院系壁垒后,以实验班的名义,把培养目标、方式不尽相同的专业放到一个大类中。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,2018年,北京某985高校所设立的社会科学试验班,把经济学、社会工作、法学和小语种专业均列入其中。
另一种情况则是将冷热门专业“捆绑”,用受欢迎的高分专业,组合部分小众专业,保证了后者的录取率,也提高学校的分数线。例如2021年,有985高校曾将土木、水利与海洋工程等专业,归入计算机类。
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,将冷热门捆绑、不合理地打包,这样的分类“缺乏科学依据”。
在多数高校,专业分流原则上需遵循双向选择。换言之,大类培养后,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专业,而学校需要综合考虑专业容纳情况、师资资源、学生成绩等多个因素,对学生分流。
然而实际中,更多大学依然把考试成绩作为分流时单一的衡量标准。如果一个大类中存在冷热门专业,且缺乏灵活的转专业制度,即便考上了名校,那些去不了热门专业的高分学生,也只能被分流到冷门专业,或是与自己喜欢的专业失之交臂。
据《光明日报》报道,早在2015年,某高校城建学院土木工程大类的学生,最终甚至只能以抓阄的方式,选择自己的专业。事后,该校相关负责人向媒体回应,由于各个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不同,必定出现有的专业人满为患,有的则无人问津,“抓阄分专业就变成了一种无奈之举”。
谁是“少数高校”
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教育部首次提及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。
在2022年1月27日教育部《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中,就已规定“严格规范大类招生行为”。通知中明确,培养方案不合理、不到位或招生和培养方案不一致的,不得开展大类招生。
一些高校的招生改革,也有相关趋势。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,不少高校在2022年的高考招生中均出现取消大类招生,或减少大类招生类别数量的改变趋势。
2022年,某985高校的招生章程显示,该校从2021年的18个招生专业(类),改成了69个招生专业。这意味着,该校不再有“大类招生”这一要求,回归传统的专业志愿录取模式。
同年,湖北民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也宣布,将原先的大类专业类,全部调整为专业(方向)招生。西南大学减少了10个大类招生,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处副处长张佩佩亦表示,该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、工商管理类、经济学类取消大类,按具体专业招生。
2023年的通知,则强调了实行大类招生的院校是“少数”:除了“少数探索大类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”,其他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。
何谓“少数高校”?储朝晖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,能保留大类招生的学校,通常在双一流的范围内,或者是某一方面,相对有优势的学校,“普通高校很少有开展大类的”。
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,2023年首次在内地四省开展招生工作的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,计划采用大类招生方式。学生在前两年不分专业,等到大二结束后,再选定主修专业。而早在2015年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就按试验班大类招生。学生报考试验班后,入学后首先按兴趣选择学院,第二学年再在所属学院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。
港校和内地合作办学的机制能否为大类招生的落地带来更多可能性?“关键还是在于学校招生的自主权有多大。”储朝晖认为,相对而言,港校的招生自主权,比内地高校是更大一些的。
在储朝晖看来,保留少数高校大类招生,是兼顾高校招生自主权和学生发展的中间选择。受主流应试教育体制影响,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完单一标准化的课程后,缺乏自主活动的时间、空间,“孩子很多优势潜能,可能在初高中阶段就消失了”。这种情况下,“大类招生的保留,也是一种被迫的选择”。
大类招生改革进进退退,是否最终又会回到专业招生的老路子上?储朝晖认为,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延续至今,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。“关键还在于专业招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学生在高考后,增进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,同时兼顾到高校的招生诉求。”
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 南方周末实习生 庄泽铃
标签: